微博花店銷售業(yè)績參差不齊 “個性”為營銷重點
來源:園林網(wǎng)
微博花店以個性化定制服務為特色迅速贏得了市場關注,從而引來眾多效仿者。近日,記者以“花店”為關鍵詞在新浪微博搜索發(fā)現(xiàn),短短一年多時間,微博花店已“遍地開花”。但記者深入了解發(fā)現(xiàn),微博這一新型營銷方式無論在市場定位、推廣,還是銷售方面仍有許多問題值得關注。其中一些成功和失敗的案例或許能夠帶給大家一些啟示。
銷售業(yè)績參差不齊,隨著微博在網(wǎng)民中的日益紅火,微博效應也逐漸形成。從粉絲數(shù)量來看,經營較早的“野獸派”花店粉絲數(shù)量已達26萬,而近期剛剛開通的微博花店Roseonly憑借“一生只送一人”的賣點,粉絲數(shù)量也急劇飆升,“熊的花園1960”和“心湖觀樂”雖然不如前兩者,但他們在運作、產品、營銷等方面都已步入正軌,接單量也始終保持在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然而,也有一些微博花店的粉絲數(shù)量尚未破百,他們或苦苦守候,或轉售其他商品,其中,折戟沉沙者也不在少數(shù)?! ?/SPAN>
特色仍為營銷重點 ,與傳統(tǒng)花店相比,微博花店的客戶群體具有年輕化、時尚化的特點,他們更加注重生活品質,因此,微博花店也由傳統(tǒng)的賣花轉向賣“個性”。“熊的花園1960”不僅利用“郵差熊”來傳遞帶有“故事”的花束(花盒),更協(xié)助送花人扮演“郵差熊”,給收花人以驚喜,而“二馬花店”推出的創(chuàng)意手工花盒也保證了每一個花盒的獨一無二??傊⒉┗ǖ旮雨P注顧客的情感需求、追求產品的精細化,因此可以說,個性化服務是微博花店的立足之本。
此外,微博的媒體特征讓這些獨辟蹊徑的鮮花零售商以最經濟的方式贏得了口碑和人氣。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微博是一種廣播式的傳播方式,口碑的好與壞會同時向外界擴散。因此,在創(chuàng)意新穎的同時,品質保障也成為微博花店經營者思考的重點。“心湖觀樂”就為此付了不少“學費”。經營初期,新鮮的薰衣草常常由于環(huán)境潮濕而很快發(fā)霉,為此,工作人員幾經嘗試,最終選擇了具有品質保障的薰衣草干花,如今,薰衣草干花已成為“心湖觀樂”當之無愧的明星產品。微博花店“初見”更是在開店之前,到國內外多家花卉市場進行考察,并對本地市場進行全面了解,最終確定了店里的主打產品及花藝風格;“熊的花園1960”的店主Stella更是親自前往英國、法國、比利時等歐洲國家學習,才總結摸索出一套獨特的營銷方式?! ?/SPAN>
不足之處亟待解決,相較于B2C(商家對顧客)營銷模式,微博花店似乎更像是C2C(個人對個人)營銷。他們沒有實體花店,也區(qū)別于傳統(tǒng)意義上的網(wǎng)絡花店,他們大多憑借在微博上不斷更新產品圖片和推廣文字來進行銷售,這種方法看似簡單實則不然。首先,微博是一種交流平臺,而非交易工具。顧客下單、付款等程序都無法在微博上直接完成,一旦遭遇私信癱瘓,便是雪上加霜。其次,微博沒有記錄和支付平臺,客戶資料、設計要求、收貨地址等詳細內容都需要自己動手填寫。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熊的花園1960”、“心湖觀樂”等不少微博花店都已開通了自己的網(wǎng)站,來彌補上述不足?! ?/SPAN>
日前,“益派調查網(wǎng)”一項針對微博定制花店的調查顯示,在微博一族中,有78.4%的人知道微博花店的存在,但其中僅有36%的人選擇在微博花店進行消費。對于這一結果,微博花店有著各自的發(fā)展規(guī)劃。“二馬花店”堅持挖掘本地資源,將目光聚焦于本地及周邊地區(qū),“熊的花園1960”則開始籌劃建立異地工作室,將銷售區(qū)域向外拓展,而“心湖觀樂”則在保持現(xiàn)有工作室的基礎上,思索著如何才能走上規(guī)模化的發(fā)展道路。